校内导航
漯高西校区
智慧校园

    搜索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

    确定
    •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学校风貌

      • 学校荣誉

      • 漯高校史

    • 部门设置

    • 学校新闻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校务公开

    • 党建专栏

    • 教师频道

    • 领导关怀

    • 家长学校

    • 校园文化

    • 学校荣誉

    • 示例焦点图一

    您现在的位置:漯河高中(漯河一高)--漯河市高级中学 >> 校园动态>>正文内容

    校园动态

    知识与实践并存,乐趣与成长相伴——漯河高中生物学学科文化节系列(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5日 点击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余,基于培养学科素养,拓展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生物学教研室在生物学科节期间,带领学生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一次科学探索的实践,更是一次对自然生态深刻理解的旅程。

    (一)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走进自然,科学统计

    在吕鹏飞、杨彬彬、穆萌萌等各位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来到实验田对校园植物群落展开了实地调查,采用样方法、直接计数法,对校园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初步统计,甚至对一些微小的生物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利用手机扫描识物和植物图鉴手册,对常见的校园植物进行了物种识别与鉴定,并将植物身份证做成了明信片。


    实地操作,收获满满

    同学们带着满腔的热情和科学的严谨态度,深入到各自的采样点,分组合作分别设置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样方,并在每个样方内仔细统计植物或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对比不同样方的数据,同学们发现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种群密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


    (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实验

    微观探索,土壤秘密

    土壤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重要的生物栖息地之一,在不起眼的土壤中,隐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小动物世界。为了深入了解和探究这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二年级老师带领学生利用自制的取样器,深入土壤深处,在校园内的不同地点采集了各种各样的土壤小动物。

    生态保护,从我做起

    同学们使用实体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仔细观察土壤中的每一个微小生物,记录它们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习性。通过分类,他们能够识别出不同种类的线虫、螨虫、跳虫、蚯蚓以及其他小型节肢动物。通过对比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同学们发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与土壤质地、植被类型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活动过后,学生感悟到,尽管这些小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视,但它们在维持土壤健康和生态平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调查温室大棚内环境条件对冬季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温室效应,助力生长

    我们走进了学校的温室大棚,对大棚内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对比大棚内外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教材中所学的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科学管理,提高产量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大棚植物的管理技巧。通过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定期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也是确保大棚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这一环节不仅让我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为我们今后的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观察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追逐光明,见证奇迹

    植物是如何感知光线并朝着光源方向生长的呢?植物向光性是指植物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会自发地朝着光源方向生长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同学们精心挑选了几盆生长旺盛且健康的植物,将其放在窗台上,感受单侧光的照射。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师和同学们每天都仔细地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植物明显地朝着光源的方向弯曲生长。这一现象不仅让我们对植物的生长适应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植物为了获取光照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深入思考,探索机理

    通过这次实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植物向光性的重要性。植物通过向光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资源,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自身的生长发育。这一发现不仅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照顾植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五)“标记重捕法”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揭秘生态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标记重捕法”在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应用,杨彬彬老师精心组织了一次模拟实验。在这次实验中,同学们使用了不同颜色的豆子分别代表某种未标记和已标记的动物个体,随后,同学们将这些豆子随机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种群分布通过计算被标记个体占种群数量的比例,估算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了教材中“标记重捕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也更好地掌握了这种方法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

    “社”彩缤纷 “团”聚逐梦,一系列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对生物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来,生物学教研室会在生物学学科节活动的设计上更加精益求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社团活动,继续与生物世界亲密接触!

     

    撰稿:杨彬彬 穆萌萌

    审核:赵正文 曹素娜

    终审:陈爱红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3-2024 漯河高中版权所有  豫ICP备06009641号-1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61号

    学校南校区地址: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文化路

    北校区地址: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漯河会展中心旁

    电话:0395-2124379

    邮编:462000   联系电话:0395-212437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