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韵悠长传经典,“文”以化人展芳华——漯河高中语文学科节系列活动
以剧达意,以笔会友,以声传情。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漯河高中语文教研室成功举办了语文学科节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彰显学科特色的“第二课堂”。
语文学科节系列活动一:
文墨舞台,剧绽华光
纵观古今中外文化长廊,名篇佳作浩如烟海,经典文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为更好地传承经典文学作品,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创新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月11日,高一语文教研室结合学科特色,开展了课本剧展演活动。
本次语文学科节课本剧展演活动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共有来自两个校区的10个班级成功晋级决赛。
3月11日下午4点,活动在图艺楼会议室如期举行,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铡美案》中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怒铡陈世美伸张人间正义;《南唐北陆》精彩演绎唐瑛和陆小曼的家国情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令人动容;《鸿门宴》上,刘邦项羽上演惊心动魄的生死暗斗;《乌江忆》里,尽显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风姿;《雷雨》讲述两代人为命运捉弄的悲剧;《祝福》道不尽祥林嫂的悲惨人生;《哈姆莱特》在剑拔弩张中将故事推向高潮;《红楼梦》叹惋宝黛爱情悲剧;《荆轲刺秦》唱响易水送别的慷慨悲歌……
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场场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在同学们的精心演绎之下落下帷幕。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评委们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等奖各四名。漯河高中党委委员、副校长夏家海,教科室主任、北校区高一年级主任丁贺伟,政教处副主任、西校区高一年级主任张少强,语文教研室主任赵晓嫔、副主任卜伟奇分别为获奖团队颁奖。
本次课本剧展演将课文与戏剧相结合,在聚焦经典、重演经典和创新经典的过程中,同学们真正做到了在“课”中学,在“剧”中悟,既提升了语文学科素养,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结合的饕餮盛宴。
语文学科节系列活动二:
诵写相融,竞续华章
活动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针对学生“提笔忘字”“经典记忆碎片化”的痛点,创新设计双赛道竞技。朗诵赛以选择性必修教材古诗文为纲,书法赛以家国情怀名篇为脉,通过“以诵促记、以写固学”的实践路径,实现语言表达与审美能力的双重提升。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踊跃参与,经过班级初选、年级决赛的层层选拔,最终70余名学子在阶梯教室朗诵赛场与书法赛场一展风采。
诵经典:诗韵穿云振金石
朗诵比赛现场,选手们或抽签背诵《将进酒》的豪迈,或演绎《春江花月夜》的婉约。有学子以《离骚》节选叩击人心,声如裂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抑扬顿挫间尽显屈子风骨;亦有选手诵读《燕歌行》时,以金戈铁马之势再现边塞苍凉,引得评委频频颔首。参赛者打破机械背诵模式,创新融入情景化表达:衣袂翩跹,指尖成诗,诗词意境随肢体语言流淌,将“死记硬背”升华为“文化共情”。
书乾坤:翰墨丹青写风华
书法比赛现场,参赛者凝神静气,笔走龙蛇,横平竖直藏筋骨,提按转折见精神。有学子以欧体正楷书写“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撇捺如刀戟相交,竖钩似松柏挺立;更有选手将《李凭箜篌引》的奇幻乐音化入方正架构,于法度谨严处显空灵意趣,令评委赞叹“诗中有画,字中有魂”。
以美育人,润物无声
活动特邀高二语文组教师组成评审团,从“熟练度、情感张力、书写规范、审美意蕴”等多维度评分。阶梯教室内掌声如潮,书法展区前师生驻足品评,形成“全员参与、全校浸润”的文化磁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获奖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文化展板等多渠道展览,持续延伸活动影响力。
颁奖典礼上,评委代表感慨:“当孩子们既能声情并茂诵读《蜀道难》,又能笔力千钧书写《将进酒》,便是对‘文明传承’最生动的注解。”正如参赛学子所言:“握紧话筒时,我们与古人隔空对话;提起钢笔时,我们在方寸间触摸文化血脉。”
赓续文脉,青春作答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本次语文学科节活动圆满落幕,高一课本剧展演,同学们将经典剧目搬上舞台,深刻领悟文学内涵;高二书法与朗诵比赛,学子们以笔墨传情、用声音演绎,提升了审美与表达能力。语文学科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自我、传承文化、提升素养的平台,激发了大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让经典在青春岁月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助力同学们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撰稿:陈静 李星
审核:赵晓嫔 徐春玲
终审: 陈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