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高中“智循绿洲”省赛首秀即夺冠,晋级全国赛预选——生态创新项目首战告捷,为漯河市实现该赛事零突破
喜讯:首战夺魁,漯河创纪录
7月14日,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河南赛区选拔赛(萌芽赛道)上,漯河市高级中学学生团队在杨彬彬、黄高鹏老师指导下,凭借“智循绿洲”校园生态共生系统项目,从全省33支强队中脱颖而出,勇夺省级一等奖,强势闯入全省前十强,并斩获全国总决赛预选资格。这是漯河市首次参与该赛事萌芽赛道的角逐,标志着漯河高中率先实现了全市在该赛事赛道奖项的“零突破”。
创新铸就:校园里的微型生态绿洲
“智循绿洲”项目紧扣“创新·智慧·循环·共生·环保·实践”核心理念,深度融合“五育并举”目标。团队创新性地在一个仅0.15立方米的有限空间内,构建了高效运行的微型生态共生系统。项目集成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精密虹吸系统保障水循环,动态水位育苗箱适应植物生长需求,科学多级过滤层优化水质。该系统成功实现了水、养分的高效自循环利用,显著提升空间生态效能,不仅实践了绿色校园理念,更成为直观生动的环保教学模型。
征途未歇:车轮上的高效备战
为了在省赛舞台上完美呈现,团队成员全力以赴。赴郑参赛途中,车厢化作高效“移动研讨室”。队员们紧握模型图纸,围绕选题立意深度、创新点解析、核心技术支撑及未来愿景展望等关键内容,反复推敲路演逻辑,模拟答辩场景,思维火花在车轮飞驰中激烈碰撞。
精益求精:展厅里的专注身影
布展完成后,精巧的“智循绿洲”模型迅速吸引现场目光。中午休憩时段,当人群渐散,漯高展位仍是一片紧张忙碌。指导老师杨彬彬与项目负责人李梓研放弃午休,争分夺秒地对PPT展示文稿进行最终校准与提升,力求每个细节都精准传递项目价值。
锋芒试炼:答辩中的实力较量
路演答辩环节,评委犀利发问:“如何确保百元成本下的长期稳定性?”项目负责人李梓研同学从容应答,展示详实数据与核心技术:“闭环双驱动设计是我们稳定性的基石。实验期内系统pH值稳定在7.0±0.2,生物成分状态良好,作物增产有力证明了稳定性与效能。”他结合物理流体力学原理与生物氮循环知识,精辟阐释了跨学科解决方案,科学严谨地回应了技术质疑,赢得评委高度认可。
巅峰展示:绿意梦想闪耀主台
路演答辩后,经现场打分,漯高团队成功晋级全省前十强,团队即将登上主舞台进行终极展示。李梓研同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地阐述了项目原理、创新价值及教育应用前景。评委高度评价:“将复杂的生态工程转化为可视、可操作的教学具,让环保理念真正在课堂‘生根发芽’,构建‘教-学-做’的闭环,这是项目最可贵的教育价值突破。”这份对教育实践融合的深刻洞察,成为团队从激烈竞争中突围的关键加分项。
载誉启程:智循绿洲驶向国赛
夜色中踏上归途,疲惫难掩兴奋,车厢内已燃起新目标:“冲刺国赛,我们将融入AI水质智能监测系统,让‘绿洲’更智慧!”队员们眼中闪烁自信光芒,映照着对未来的笃定。这方小小的0.15立方米“智洲”,承载着漯高学子的绿色梦想与创新火种,正驶向全国赛的广阔平台,向着更高目标全速进发!
撰稿:张静怡
审稿:李梓研 奚若萱 杨彬彬